五五世纪|五五世纪
五五世纪2023-01-31 16:05

五五世纪

【十年中国风】环球中国味 ,谁是TOP1?******

  中新网北京10月7日电题 :【十年中国风】环球中国味 ,谁是TOP1?

  作者 刘越

  这十年来,谁才是“中国味道”中的人气TOP1?

  如果在网上这样发问,得到 的答案必定五花八门又暗藏“刀光剑影”——

  超越时空局限 ,中国味道“燃起来”

  霎时间,川菜、粤菜 、湘菜 、鲁菜等各大菜系粉丝纷纷下场,煎饼果子、臭豆腐 、驴打滚等地方小吃拥趸也不遑多让 。可谓“一条大河波浪宽,两岸口味不一般”。

哈尔滨师大夜市 ,市民们现场享用美食。中新社记者 孙汉仑 摄
哈尔滨师大夜市 ,市民们现场享用美食 。中新社记者 孙汉仑 摄

  泱泱中华地大物博,华夏儿女食不厌精 。再加上这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 ,人流物流通达,餐饮及相关行业稳步前行 ,中国味道在跨越时空限制后愈加异彩纷呈——

  云南人能在武汉吃到正宗 的东北杀猪菜,天津人围着延边烤肉喝着北京二锅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 ,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超过5亿人 。科技 的进步让“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成为“足不出户,尽享天下美食”。

  如果把问题换成“外国人最爱的中国味道”,答案又会如何?网友们大概率会犹豫又不失礼貌地反问:“呃……是不 是饺子和烤鸭?”

  那么 ,“中国味道”在海外 的这十年 ,又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轨迹?

  海外的“中国味道” 是什么味?

  和“华夏吃货”兼收并蓄的“中国胃”相比,老外们 的口味着实有点让人难以捉摸 。不过这十年来,越来越多 的中国美食扬帆出海,让海外正宗的中国味道 ,也逐渐变得有“迹”可循。

  中国餐饮文化对外输出由来已久且影响深远。以日本厚生劳动省近年来公布 的资料为例,共有近6万家中华料理店遍布日本全国 。不过海外有两个关于中餐 的概念——“改良中餐”和“本味中餐”。前者结合本地口味,后者更加原汁原味 。

加拿大蒙特利尔 ,在唐人街举行的亚洲美食集市吸引食客光顾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加拿大蒙特利尔,在唐人街举行 的亚洲美食集市吸引食客光顾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在采访中,小新被狠狠科普了一波“洋中餐刺客”。“学校附近有一家点菜制的中餐馆,难吃得令人发指 。”在意大利留学四年的声乐老师安德烈(化名)回忆 :“印象中最难吃的一道菜 是锅包肉 ,难以下咽,嚼起来像橡皮糖 ,味道跟中国完全不一样 。”

  曾任日本“麻辣联盟”中国支部总代表 的何珂表示,中餐 的改良有其客观原因 。他介绍 ,川菜传入日本时,缺乏基础 的四川调味料,只能寻求替代品,比如用日本 的味噌代替甜面酱来炒回锅肉,味道自然不够正宗。

  而近十年间,随着国际交往的密切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日彰 ,原汁原味 的中餐也正在异军突起。其中 ,火锅表现亮眼 ,按照门店收入计算 ,2021年的国际中式餐饮市场中火锅占比11.1%,约289亿美元 。此外 ,兰州拉面、酸菜鱼 、广式早茶等美食纷纷扬帆出海 ,正宗中国味道席卷全球。

  “中国味道” ,何以在世界大放异彩 ?

  在何珂看来,饮食文化 的传递是循序渐进的。

  “经过改良后,把更适应当地口味 的菜品做出来,也更有利于中华料理的对外传播。”而十年一瞬弹指间 ,无论是改良还是原味 ,中国味道在海外都开辟出更广阔 的赛道。弗若斯特沙利文 的报告显示,2021年,国际市场上的中式餐饮数量已经超过60万家 ,市场规模高达2644亿美元 。

日本街头中餐店。留学生小董供图日本街头中餐店。留学生小董供图

  “从前日本流行改良版 的中餐,但从去年开始,日本兴起了一个潮流‘ガチ中華’,即追求本味 的中国菜 。”何珂以花椒举例 ,近年来 ,一些在日本开餐厅 的当地人 ,每年会来成都收购青花椒带回国,他们很喜欢花椒 的香味和麻味 。

  中国味道为何能在世界大放异彩?除了中餐本身的味觉魅力,经济发展推动综合国力增强 ,大批华人出海创业 、留学 、旅游,中餐消费群体日益增长 ;互联网上资讯发达 ,李子柒、厨师王刚等美食博主火遍全球,让外国食客渴望尝试更地道 的中国味道;与此同时,中国文化 的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辐射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海外中餐店。留学生路萱供图海外中餐店。留学生路萱供图

  美食作家李作民认为,所有美食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化现象 ,“中餐在美国或者在全球有多大影响 ,取决于中国文化对海外有多大 的影响。”

  谁才 是海内外的“中国味道”人气TOP1 ?或许这个问题并没有统一 的答案。中国味道不拘泥菜系,而在于百花齐放 的美食格局;中国味道不限制地域,我们有“足不出户,吃遍天下美食” 的科技硬实力 ;中国味道更 是不必纠结“改良”或“本味”——在这两条赛道上 ,中国味道都正在日益香飘全球 。

开启中非发展合作的新篇章******

  作者 :宋微(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 ,尽管世界充满了冲突、混乱和极端不确定性 ,但中国与非洲之间互信持续加强 ,以实际行动夯实命运共同体。展望2023年,非洲 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将立足于中非传统友谊,创新发展合作模式,精准对接非洲发展诉求 ,为非洲大陆 的复兴注入强劲动力。

  在“正确义利观”引领下 ,持续夯实中非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国始终是非洲发展的坚定支持者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面对相继诞生 的非洲国家,英 、法等原宗主国在被迫承认的同时,试图通过对外援助继续维持既得利益 ,美、苏两国也加紧渗透和争夺。为此 ,这些新独立的非洲国家向中国投来求援 的目光。当时的中国尽管自身也面临发展困难,仍选择了无私支持非洲 。1963年12月14日至1964年2月29日 ,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亚非14国时,首次提出了《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 ,至今仍是指导中国对外援助的根本原则 ,特别 是“不附带任何条件”至今仍然是中国外交的原则 ,受到非洲国家 的广泛肯定,为中非友谊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2013年 ,习近平主席在就任国家元首后首访非洲,提出了“真实亲诚” 的正确义利观 ,赢得了非洲国家 的广泛赞誉,中非关系逐渐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未来 ,中国将在正确义利观的指导下,继续尊重和对接非洲国家的发展诉求 ,进一步夯实中非政治互信和合作根基。

  全面落实全球发展倡议 ,助推非洲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当前大多数非洲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对外依赖程度高 ,疫情引发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断加剧了非洲经济的脆弱性 ,并引发了非洲近25年来 的首次经济衰退。根据世界银行预测,尽管撒哈拉以南非洲 的经济增长率有所上升 ,但2023年年均增长率仍无法达到2000年至2019年间增幅的平均值 。同时 ,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总量达到80亿,其中非洲大陆成为世界青年人口 的主要新增地,而叠加疫情 的极端贫困和粮食紧缺 ,导致非洲的潜在社会风险问题更加突出。根据联合国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的中期审议,非洲多项指标陷入停滞或倒退,失业率和贫困率上升 ,脆弱人群总数增加 。对此 ,中国将全力落实“以人为本”的全球发展倡议,积极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非盟《2063年议程》以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以帮助非洲培育内生增长能力为重点,创新发展合作理念和方式,加大力度推动非洲的减贫与发展进程。

  推动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 ,支持非洲增强在全球治理中 的话语权 。近年来,推动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是中非合作的重点和亮点。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各方应该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中国将继续坚定支持非洲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加强同非洲国家在治国理政方面 的经验交流,从各自 的古老文明和发展实践中汲取智慧,促进中非共同发展繁荣 。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大力支持非洲领导人、青年领袖来华进行实地考察和经验交流 ,主动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案和经验 ,大力帮助非洲提升治理能力。对于非洲国家提升国际事务话语权 的诉求 ,中国将继续大力支持非盟加入G20等全球治理组织和平台 ,鼓励非洲为维护自身利益以及针对全球公共事务发出更多 的声音 。

  积极履行全球安全倡议 ,为非洲 的和平与安全发挥建设性作用 。俄乌冲突导致非洲的粮食安全状况恶化。俄乌两国在全球粮食生产方面具有重要地位,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显示 ,2018年至2020年 ,非洲从俄乌两国进口了价值51亿美元的小麦,占非洲小麦进口总额近45% 。俄乌冲突造成国际粮食危机 ,加上2022年非洲之角区域遭遇了史无前例 的旱灾,农作物产量断崖式锐减,非洲粮食供应持续受到阻碍 。当前,南部非洲地区 的农产品价格不断飙升 ,近80% 的小麦及其产品需要依赖进口。随着全球和区域价格向非洲当地市场传导 ,粮食危机极有可能导致一些地区发生社会动荡。与此同时,非洲的安全形势也在进一步恶化,不仅萨赫勒地区的恐怖主义暴力正在使成千上万的无辜平民遭受苦难 ,而且西非法语地区也政变不断。基于此 ,中国将认真履行责任 ,积极参与联合国在非洲开展 的维和行动 ,注重以发展缔造和平 ,以中非农业合作为先导 ,维护非洲粮食安全与地区安全。

  推动数字转型与一体化发展,为非洲疫后经济复苏与增长注入动力。当前,以数字化 、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 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竞争格局,数字化转型成为创新性、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后 ,数字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各国恢复运转 的主要因素 ,并成为维持贸易经济 、社会服务 的重要手段 。然而,相比于世界其他地区,非洲存在着巨大 的数字鸿沟。例如 ,数字化准备方面 的差距和对数字化转型 的融资支持不足 ,使许多非洲国家仍处于全球数字经济 的边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 ,非洲目前仅有17.8% 的人口可以上网 ,而到2030年要保障其余非洲人口能够使用互联网,则至少需要10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 ,非洲 的区域一体化面临挑战。由于防控新冠疫情的需要 ,非洲大陆自贸区有40多个国家宣布关闭边境,导致自由化和便利化进程受阻。为此 ,中国将加大力度支持非洲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有步骤地推动中非自贸区建设,助力非洲 的数字转型和经济一体化进程 。

  拓展“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努力化解非洲“选边站”的风险和担忧 。随着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和对华战略竞争 的加剧 ,美国将中国在非洲地区 的活动视作对其国家安全与利益 的威胁,甚至打出了在非洲“新冷战” 的口号。早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宣布的“非洲战略”就明确提出 ,美国在非洲 的所有投入都要以增进美国利益为前提,美国要与中国“争夺非洲”,并不断炮制中国对非“资源掠夺论”“投资威胁论”“新威权主义论”等 ,试图拉拢非洲国家孤立中国 。在拜登政府时期 ,美国继续加强与非洲国家 的互动,2022年8月公布的《美国对非战略》首次强调非洲投票权对美国 的重要性 。在不久前落幕的美非峰会上 ,美国尽管在书面议程上聚焦非洲发展问题,但关于中国在非洲影响力与应对 的话题却贯穿会议始终,给非洲国家造成了巨大 的压力。如何继续维护中非传统友谊又不被美国打压 ,考验着每一位非洲领导人 的政治智慧 。作为非洲最真心实意 的发展支持者 ,中国将继续以非洲 的发展诉求为出发点 ,构建开放、包容 的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在尊重非洲意愿 的前提下 ,与包括美国在内 的发展合作伙伴探讨三方发展合作项目 ,化解非洲 的政治压力 ,共同支持非洲的发展。

  中国将继续夯实中非互信 的根基,全面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积极构建中非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助力非洲发展 ,为中非发展合作书写更加壮丽 的篇章 。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2日 12版)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五五世纪地图